- N +

星轨拍摄技巧—星轨拍摄参数

星轨拍摄技巧—星轨拍摄参数原标题:星轨拍摄技巧—星轨拍摄参数

导读:

一、曝光三角核心参数1. 光圈推荐值:最大光圈(f/2.8–f/4)。光圈越大,进光量越多,能捕捉更暗的星星。注意:避免过度收小光圈(如f/11以上),否则需大幅提升I...

一、曝光三角核心参数

1. 光圈

  • 推荐值:最大光圈(f/2.8–f/4)。光圈越大,进光量越多,能捕捉更暗的星星。
  • 注意:避免过度收小光圈(如f/11以上),否则需大幅提升ISO或延长曝光,增加噪点风险。
  • 2. 快门速度

  • 单张时长:通常 20–30秒(广角镜头)。遵循“500法则”防拖尾:快门 ≤ 500÷焦距(如16mm镜头:500/16≈31秒)。
  • 星轨特殊性:因最终合成轨迹,轻微拖尾不影响效果,可略超30秒。
  • 3. ISO感光度

  • 范围ISO 400–1600(全画幅可至3200),半画幅建议不超过1600。
  • 平衡建议:在保证星星可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ISO,减少噪点。光污染轻时选低ISO(如400),暗夜环境可升至800–1600。
  • 二、对焦与镜头设置

  • 对焦模式手动对焦(MF),将对焦环调至“无穷远”(∞)。
  • 实操技巧:取景屏放大一颗亮星,微调对焦环直至星点最小最锐。
  • 镜头选择广角镜头(如14–24mm、16–35mm),视野更广,容错率高。
  • ️ 三、拍摄数量与间隔时间

    1. 拍摄张数≥100张(理想150–300张)。张数越多,星轨越长越连贯(1小时≈120张,2小时≈240张)。

    2. 间隔时间2–5秒

    星轨拍摄技巧—星轨拍摄参数

  • 间隔过短(<2秒)可能导致传感器过热噪点;
  • 间隔过长(>5秒)会使星轨出现断点。
  • ️ 四、其他关键设置

    | 项目 | 推荐设置 | 目的 |

    ||--|-|

    | 拍摄模式 | M档手动曝光 | 固定参数避免波动 |

    | 防抖功能 | 关闭镜头/机身防抖 | 防止长曝光抖动模糊 |

    | 降噪功能 | 关闭高ISO降噪/长曝降噪 | 节省时间,后期统一处理 |

    | 白平衡 | 3400K(冷调)或白炽灯模式 | 抵消光污染,增强星空蓝紫色 |

    | 存储格式 | RAW+JPEG双格式 | RAW保留后期调整空间 |

    | 快门触发 | 快门线+2秒延时 或 间隔拍摄 | 避免手按震动 |

    ️ 五、重要注意事项

    1. 拍摄时机

  • 避开月光干扰(农历廿五至初五最佳);
  • 选择无云、低光污染地区(可用“天文通”等APP查光污等级)。
  • 2. 器材准备

  • 稳固三脚架(悬挂重物防抖);
  • 备用电池(低温耗电快)。
  • 3. 北极星定位

  • 使用Star Walk 2或指南针找正北,圆形星轨需以北极星为中心构图。
  • 六、后期合成参数参考

  • 堆栈法流程
  • 1. Lightroom批量调色后同步至所有照片;

    星轨拍摄技巧—星轨拍摄参数

    2. Photoshop导入图层→全选→混合模式选“变亮”;

    3. 或用StarStaX一键合成(免费软件,支持填补轨迹间隙)。

    参数速查表

    | 参数项 | 推荐范围 |

    ||--|

    | 光圈 | f/2.8–f/4 |

    | 单张快门 | 25–30秒 |

    | ISO | 400–1600 |

    | 间隔时间 | 2–5秒 |

    | 总张数 | 150–300张 |

    | 总时长 | 1.5–3小时 |

    掌握以上参数组合,结合环境调整,即可高效捕获梦幻星轨。若需具体场景参数优化或后期教程,可进一步参考原文中的实战案例。

    返回列表
    上一篇:
    下一篇:

   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
    快捷回复:

  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共5人参与)参与讨论

  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